2022年以来,惠阳区城市面貌及卫生整顿、全国文明村创建等领域取得了明显成效。 受访者供图
【资料图】
南都讯 记者郭秋成 通讯员惠阳区融媒体中心 精神文明建设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去年以来,惠阳区在精神文明建设上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学校周边交通秩序、城市面貌及卫生整顿、全国文明村创建等领域取得了明显成效。
3月29日,惠阳区召开文明委全体会议,强调全区上下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全域联动、全民参与,巩固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为惠州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贡献惠阳力量。
补短板强弱项
让人民群众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
惠阳区委书记翟伟锋出席区文明委全体会议并讲话。会议要求,全区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补短板强弱项,以务实的行动提高创建质量。要建立起常态化的长效管理机制,大力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各镇街各有关部门要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切实担起各自职责,对跨部门、交叉性、综合性的工作,要主动积极协商、共同研究解决。各责任单位要主动开展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尽快补齐短板。
区文明办要联合区委区纪委监委、区政府督办等开展常态督促检查,督查督导做到“全覆盖、全天候”。要常态开展党员志愿服务,创新开展群众容易参与、乐于参加,感召力号召力高的活动,不断提高群众对精神文明建设的知晓率、参与率,增强群众的“主人翁”意识,让人民群众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
会议强调,全区上下要奋勇当先、实干担当,高标准、严要求全面提升精神文明建设和市民文明素质整体水平,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为惠州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贡献惠阳力量。
督导检查
松岭社区“三线混乱”问题得到有效整改
当日,惠阳区委书记翟伟锋带队到淡水桥头市场、淡水街道松岭社区、淡水城区白云大道等地,督导检查全国文明城市常态化管理工作。
农贸市场是一个城市的窗口,是全国文明城市常态化管理工作的重点。淡水桥头市场通过长时间多方面的整治,目前该市场的乱摆乱卖、乱停乱放现象已经得到了明显改善。
检查组一行来到淡水桥头市场,详细检查市场经营秩序、环境卫生、车辆停放、交通秩序等情况。检查组要求相关责任单位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做好环境卫生整治和停车秩序整治工作。要加强宣传,督促市场经营户守法经营、文明经营,引导市民群众文明出行。
在淡水街道松岭社区,“三线混乱”的问题得到有效整改,“门前三包”也落实到位,整体环境有效提升。检查组强调,松岭社区作为省级文明社区,要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进一步改造完善社区基础设施,美化亮化环境,优化办公条件。对社区内的老旧小区改造,尤其是内街小巷的停车问题,检查组建议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多借鉴先进地区的做法,为群众打造宜居的生活环境。
在淡水城区白云大道,检查组实地察看升级改造后的白云大道路况设施、交通运行和道路两旁的商铺经营情况。听取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后,检查组强调,全国文明城市常态化管理工作要实现管理和疏导相结合,做到因地制宜、灵活变通。要常态化开展好专项整治,既要有短期的完善举措,又要有长效的解决方案,确保城市整体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常态化管理工作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创文成果
惠阳精致志愿服务队 开展240余次“河小青”巡河护河志愿服务
巡河堤、捡垃圾、看水质,在惠阳区活跃着一支巡河护河志愿者服务队,6年来,他们坚持守护惠阳的绿水青山,成为了当地河流岸边一道流动的风景线。
该志愿者服务队取名“精致”,通过“大手拉小手”的方式开展志愿服务。惠阳精致志愿服务队队长彭梓斌,现年26岁,是惠阳区公安分局的一名辅警。
2012年,彭梓斌还是一名在校学生,他看到身边同学参加惠阳区志愿者联合会组织的学雷锋月植树活动,被感召加入了志愿服务行列。2017年,彭梓斌与纪琼东、伍美连3名志愿者发起成立了惠阳精致志愿服务队并组建了一支巡河队伍。
惠阳精致志愿服务队成立6年来,已有注册志愿者534人,其中中小学生志愿者372人,占比近七成。这支服务队秉持“青春奉献·志愿担当”的宗旨,常态化组织开展“河小青”巡河护河、邻里守护、交通文明、抢险救灾等大型志愿服务项目。截至目前,惠阳精致志愿服务队共开展240余次“河小青”巡河护河志愿服务,累计参与志愿者2689人次,服务时长达10756小时。
2019年,惠阳精致志愿服务队进驻坝尾社区工作站,与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共同开展活动。汛期来临前在辖区进行内涝点巡查,排除安全隐患,进行文明出行劝导等。疫情防控期间,这支队伍成为中坚力量,守护着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维护良好的水生态环境。
彭梓斌本人先后获评“惠州市五星级志愿者银奖”“最美河湖卫士”,被聘为“惠州市民间河长”。惠阳精致志愿服务队也获得2020年惠阳区最佳志愿服务组织、2022年度惠州市最佳青年志愿服务组织,2020年获“保护母亲河·助力河长制”惠阳区最佳志愿服务项目,2021年获“大手拉小手,共护母亲河”惠阳区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垃圾分类
“定时定点+流动误时”模式 引入垃圾分类智慧管理平台
从“扔进一个筐”到“细分四个桶”,近年来,惠阳不遗余力地推动垃圾分类,打造了30个市级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并开展桶边督导,配备督导员65名,有效提升了居民的垃圾分类参与率和投放精准率。
垃圾分类定时投放点
走进名苑山庄小区大门,就能看到不远处有一处密闭式垃圾分类投放点,这里摆放有4种颜色的垃圾桶,上面分别写着: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和可回收物。跟一般需要掀开盖子才能投放垃圾的垃圾桶不一样,这里的垃圾桶桶口都做了密闭包围处理,留有投放口,这样既能遮风挡雨,也能避免垃圾异味散出。
该小区物业负责人表示,每天清晨和傍晚是居民投放垃圾最活跃的时间段,为保证垃圾分类投放的精准率,督导员都会站在小区3处垃圾分类定时投放点,引导居民正确分类投放。
名苑山庄小区有住户210户,目前入住了170户左右,每天产生厨余垃圾达30公斤,其他垃圾就比较多,达60公斤。每天都有收运公司过来清理垃圾。
淡水街道分类专班工作人员杨正介绍,除了桶边督导,他们还会跟物业、社区、街道联动挨家挨户宣传,大部分居民都主动配合垃圾分类工作。
探索推行“无桶化”模式
惠阳生活垃圾分类收运方负责人介绍,他们跟小区签有合约,定时定点收运垃圾。收运完后,他们还会用车上自带的高压潜水枪把垃圾桶和场地清洗一遍。
淡水街道名苑山庄小区已经通过市级垃圾分类示范小区的验收。下一步,惠阳区将在这里探索设置移动投放点,推行“无桶化”模式。每天7时-9时和19时-21时两个时间段,居民可以将垃圾投放在3处垃圾分类投放点,其他时段将撤掉其中两个投放点的垃圾桶,只保留小区大门入口处的一个投放点,作为24小时误时投放点,满足居民的误时投放需求。
通过“定时定点+流动误时”模式,引导居民形成定时定点投放意识。当试点小区取得效果后,将逐步在全区内其他示范小区推广、覆盖。
惠阳区还引入了垃圾分类智慧管理平台,实现了全部督导员岗前、岗中、岗后线上可视化管理,通过“一日一抽查、一日一通报、一月一培训、一月一约谈、一月一复盘”,更好发挥垃圾分类督导员的宣传、监督、指导、服务职能作用,从源头提升垃圾分类质量,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深入开展。
Copyright © 2015-2022 每日公司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2022016517号-15 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