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记者 王振雅
“出于职业本能,看到有人需要救助,就会第一时间冲过去。”4月30日,四川省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的副主任医师易庆川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回想前一天救人的场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五一”假期,不少医生也在旅途中,遇到其他旅客出现需要急救的情况,他们便立刻从旅客转变为医生,第一时间“出手”救死扶伤。
4月29日,易庆川在峨眉山景区救人。受访者供图
腿抖得站不住、体力耗尽,“也不放弃任何一个生命”
43岁的易庆川是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医生,“五一”假期与亲朋好友结伴爬峨眉山,4月29日中午12时30分左右,一行人爬到“99道拐”的地方,看到两名滑竿师傅抬着一名男子往山下走,听说是突发疾病送去就医。
“当时我们看了一眼,发现患者状况很不好,正处于昏迷。”易庆川通过男子家属了解到,该男子有冠心病【https://m.peopledailyhealth.com/disease/1415】。“当时他瞳孔散大、颈动脉摸不到脉搏跳动,呼吸停止,几乎听不到心脏跳动。”
易庆川判断该男子可能突发心梗【https://m.peopledailyhealth.com/disease/2224】,情况危急。到山下的医护救援点需要2个多小时,时间来不及。易庆川表明了自己的医生身份,经男子家属同意就地开展急救,他的同行者拨打急救电话,让山下医护往山上走。
易庆川对男子进行了10多分钟的心肺复苏术,这对体力是极大的考验。“家属在旁边崩溃与绝望,一直在苦苦哀求说再抢救一下,我就一直在做心肺复苏。到后面手都没劲儿了,动作也会变形,但不能停下来,不能放弃任何一个生命。”易庆川说。
为了让患者尽快到达山下救援点,接受更好的救治,易庆川建议一边急救、一边下山,“患者情况很紧急,不能一直被动地等。”
获得家属同意后,易庆川陪同患者和家属一同往山下走,并随时为患者采取需要的急救措施。等遇到山下赶来的救援队时,易庆川双腿已经抖得快站不住了。
对于有心脏疾病的患者,易庆川提醒,五一旅游一定要随身携带急救药物,爬山还是要量力而行,一旦出现急救情况,要第一时间送去最近的医疗机构救治。
“我们会守护你直到飞机降落”,在万米高空开展急救
不仅在景点,飞机上、高铁上,只要有医生在的地方,就让人会安心。近日,在从青海果洛飞往西宁的MU9922航班上,一名乘客突发不适,出现双手痉挛、意识模糊等症状,情况十分危急。
“飞机起飞约20分钟后,坐在我后排的乘客突然不适。”上海第九人民医院黄埔分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陈奕纬与他的同事,迅速对其进行查看并指导救助。大概10分钟后,该乘客转危为安。
为了让乘客精神缓解紧张,陈奕纬告诉这名乘客,“坐在你周围的都是来自上海医疗团队的医生,所以请你放心,我们会守护在你的身边,直到飞机降落。”
Copyright © 2015-2022 每日公司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2022016517号-15 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